13333733571
当前位置:长垣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长垣城事

紧急提醒!长垣人要当心!

2024/4/11 20:00:48

评论:0

浏览量:182

眼下

正是踏青赏花好时节

如果外出活动时

突然感到腿上发痒

发现一个“黑痣”般的小虫子

叮咬在腿部

千万要小心

一旦处理不当

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


近日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简,在门诊收治一例蜱虫叮咬病例。

患者周先生(化姓)到山里踏青,回家后感觉右腿腿肚子外侧发痒,仔细一看,皮肤上有个小黑点,有头有爪子,还在微微动弹。他试着用镊子拔,却怎样都拔不下来,这才赶到医院处理。

“幸亏患者没有自己直接拔掉虫子!”王简介绍,叮咬周先生的是蜱虫,叮咬人体后,会将口器深深扎根到皮肤里吸血,同时传播病原体,可能引发出血热、森林脑炎、莱姆病等疾病。

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,还可能会引起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,简称“发热伴”。此病以发热、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,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。

被蜱虫叮咬后如果“硬拔”,容易让蜱虫的口器和头部残留在体内,导致病原体感染。如果“硬拔”时不慎捏破蜱虫,接触到蜱虫体液的部位,也可能感染病毒。

如果在户外被蜱虫叮咬,暂无就医条件,怎么办?王简建议,可以用棉球蘸上白酒或浓度为75%的酒精,放在虫体上进行麻醉,等蜱虫“醉倒”后再轻轻拿下。

河南疾控提醒:

谨防”蜱虫病

4月4日,河南疾控发文,提醒民众谨防”蜱虫病“:
蜱虫病是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的俗称,是我国于2009年新发现的一种主要由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,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,起病急,病死率高,危害严重。
蜱虫病主要经蜱叮咬传播,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及患者尸体血液、血性分泌物、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,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。
该病多分布在山区、丘陵地带,截至2023年底,我国大陆地区已有27个省份报告此类病例。
如何预防蜱的叮咬?

一是穿防护服或颜色浅的衣服。要穿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浅色衣服,并将领口、袖口及裤腿扎紧,穿长袜长靴,头戴防护帽或头巾。不要穿凉鞋。
二要经常检查。应避免在蜱类栖息地如草地、林地等长时间停留或坐卧。每隔2小时或利用休息时间经常检查,以便及时将侵袭的蜱清除;就寝前应脱去外面的衣服仔细检查。
三是使用驱避剂。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,如避蚊胺(只推荐2岁以上人群使用)等,效果可维持数小时。有条件者,可用杀虫剂如氯氰菊酯、含避蚊胺成分的趋避剂等浸泡衣物,或将其喷洒在衣服上。
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3333733571
  • Q Q: 407201698
  • 微信: 13333733571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长垣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豫ICP备2024055098号  |  技术支持:长垣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