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333733571
当前位置:长垣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长垣历史

长垣历史名人明代长垣七尚书

2024/3/5 21:33:08

来源:中共长垣县委办公室

评论:0

浏览量:1092

明代设六部,即吏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户部、工部。尚书为正职,官二品,相当于今国家部长级。左侍郎、右侍郎为副职,官三品,相当于国家副部长级。长垣七尚书实为三尚书、四侍郎。

1、李化龙(1554-1611年),兵部尚书,3甲82名

李化龙,字于田,满村镇老李庄人,名列“长垣七尚书”之首。明万历二年进士,初授嵩山知县,后历任南京工部主事、河南提学、兵部右侍郎、兵部尚书等职。万历三十年(1603年)任工部右侍郎,总理河务。次年大开泇河,直河至李家巷二百六十里,尽避黄河之险。后因平播有功,提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。晚年官居一品,特加封柱国光禄大夫、少傅太子太保,卒于官。谥襄毅,赠太师。著有《扶辽疏》《平播全书》《总河疏》《邦政条例》《于田诗集》等著作问世。1986年,李化龙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评为“明代爱国名臣”,并被选入《中州杰出人物百家》。

2、崔景荣(1556-1631年),吏部尚书,3甲22名

崔景荣,字自强,长垣县邓岗村人,名列“长垣七尚书”第二。初授平阳府推官,擢御史。巡按甘肃、湖广、河南、四川。随李化龙平播,被皇帝任命为监军。及叙平播监军功,晋太仆少卿。三年满,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宁夏。万历四十一年入京为兵部右侍郎,总京营戎政,改吏部。逾年,起宣府大同总督。召还,晋兵部尚书。天启四年十一月,特起为吏部尚书,时魏忠贤掌大权,欲倚崔景荣为助,并给一大宅院以待,景荣不赴。后移书河南南乐同乡魏广微劝其申救东林党人杨涟、左光斗,被魏广微揭发曰:“景荣教我也”。因而得罪魏忠贤逆党,削夺为民,崇祯元年,官复原职,四年卒于官,赠少保。后裔繁盛,其子胤宏、孙崔崶、曾孙徽璧皆在清朝为官,各有政绩,曾孙崔徽璧为康熙皇帝宠臣,官至工部右侍郎,为长垣人清代最高官职。

3、王永光(1560-1638年),吏部尚书,3甲101名。

王永光,字有孚,城关镇南街人。名列“长垣七尚书”第三。万历二十年(壬辰科)进士,历官中书舍人、吏部主事、工部左侍郎、工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南京兵部尚书、吏部尚书等职。历经万历、泰昌、天启、崇祯四朝,有“四朝元老”之称。著有《冰玉堂集》传世。王永光墓位于长垣城南木掀店村东200米处,1958年有挖坟取宝之风,很多名人墓被挖,王永光墓被挖开,王氏族人闻信,连夜将四口棺材运至城东王楼村东北重新安葬,保存完整。县文管所藏有王永光墓志及圣旨两道。

4、王家桢(1581-1644年),兵部左侍郎,2甲47名。

王家桢,樊相镇邢固屯人。万历三十五年(丁未科)进士,历官左佥都御使,巡抚甘肃。后升为户部右侍郎、左侍郎。崇祯元年摄部事。崇祯九年七月,起为兵部左侍郎,总理河南、湖广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江北军务,代卢象生讨贼。崇祯间以办流贼抚河南,兵败,落职闲住。李自成陷京师,家桢自经死。

他历经万历、泰昌、天启、崇祯四朝,为明晚期重臣,虽然呕心沥血,南征北战,为国操劳戎马一生,终因申甲之变,时局维艰,改朝换代,已成定局,绝非一人之力可以挽回,此情此景,可悲可叹。邢固屯王文斋家藏有墓志,为县文物保护单位。

5、胡睿,工部左侍郎,3甲139名。

胡睿,字好闻,天顺一年(丁丑科)进士,授邢部主事、平阳知府,迁江西参政,历顺天府尹、工部左侍郎。

6、胡锭,户部左侍郎,2甲12名。

胡锭,字希曾,弘治十二年(乙未科)进士,系胡睿之季子。授南京刑部主事,升郎中。历任黄州知府,江西按察副使、山西按察使、南京户部左侍郎等职,与其父有“胡氏父子双侍郎”之称。

7、许宗礼,吏部左侍郎,3甲231名。

许宗礼,字立台,芦岗乡三青观人。万历四十四年(丙辰科)进士,初授孝义知县,历官户科给事中、太常寺少卿、都察院左副都御使、吏部左侍郎等职。墓在三青观村南。


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3333733571
  • Q Q: 407201698
  • 微信: 13333733571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长垣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豫ICP备2024055098号  |  技术支持:长垣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